与社会学同游 / Invitation to Sociology

简介

《与社会学同游》是 Peter L. Berger 在1963年出版的一本社会学入门书籍。这本书以一种人文的视角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旨在向读者展示如何通过社会学的眼光看待世界。
在这本书中,伯格描述了社会学不仅仅是研究社会结构或社会问题的学科,它更是一种观察和解释社会行为的独特视角。伯格强调,社会学家试图理解社会行为背后的意义,以及个人如何受到社会力量的影响。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社会学的许多核心概念,比如角色、社会化、权力、社会控制等,并探讨了社会学对个体生活的深远影响。

有感

作者将我们身在其中的社会一层层剥开,透过精心编织的假象直抵社会的本质。在【人在社会】和【社会在人】章节里,我们被社会的枷锁牢牢的控制,同时又与社会合谋加固这个枷锁,坚不可摧、牢不可破,让人压抑和窒息。
然而,社会也是脆弱的,因为它是由我们自己打造的,因我们而存在。在【社会如戏】章节里,在社会的舞台上,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游离”的心态与我们扮演的角色保持一些距离,在本真与非本真之间游戏人生。
人生的社会游戏场里,我们可以将悲悯的情怀、适度的承诺和一定程度的喜剧意识结合起来。这就会产生一种与社会相对的姿态,其基础是觉得社会根本是一场喜剧。

摘录

  • 社会现实有许多层意义,每发现一层新意义都会改变人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感觉。
  • 现代世界里人们世界观总体的流动性,信仰的改变成为我们时代的特征,知识分子尤其容易急遽而频繁地改变世界观。
  • 道德、政治和哲学承诺具有相对性。
  • 个人可能会在逻辑上矛盾的意义体系之间来回“选择”。每一次“选择”的时候,他进入的意义体系会给他的生活经验和他所在的世界提供一种解释,包括对他放弃的意义体系的解释。而且,新意义体系给他提供了抗击他犹疑不决心态的工具。
  • 不仅身份,而且思想也和特定的社会场景相关。
  • 社会学的视野是放眼于人类生活的广博、开放的视野,是摆脱了束缚的视野。最优秀的社会学家能够欣赏奇乡异土,他的内心向无限丰富的人类潜力开放,他热情追求新的视野,追求人类意义的新世界。
  • 一个人有多少观点,他就有多少不同的人生经历。
  • 地理流动性和社会流动性的加强是重新构建世界的主要原因。
  • 大多数时候,在我们上场游戏之前很久,游戏规则就已经“固化”了。大多数时候,我们所能够做的,无非就是投入或多或少的热情而已。
  • 社会控制指的是社会迫使桀骜不驯的人回归既定轨道的各种手段。没有社会控制,任何社会都不可能生存。
  • 终极的且无疑最古老的社会控制手段是暴力。暴力是任何政治秩序的终极基础。
  • 亲友圈子里的非难、威信扫地、讥讽或鄙视造成的心理压力大大超过在其他地方遭遇的心理压力。
  • 社会分层是指任何社会都分为互相统属和隶属的层次,无论是在权力、权利或声望方面都有分层。每一个社会都有一个等级体系。
  • 阶级对生命机遇的决定远远超过了经济本身的意义。
  • 我们的生活不仅受到当代人愚蠢言行的支配,而且还受到早已作古者愚蠢言行的支配。
  • 制度是一套特色鲜明的社会行为,法律、阶级、婚姻、有组织的宗教构成了制度。
  • 制度提供程序,通过这种程序人的行为模式化,被迫沿着令社会满意的渠道前进。制度的诀窍是使这些渠道看上去是人能够掌握的全部选择。
  • 一切制度结构都必然依赖欺骗,因此社会的决定力量并不像我们所料的那样强大。
  • 社会看起来就像一座庞大的监狱。
  • 人的生平就是一系列不间断的舞台表演,面对着不同的观众,有时不得不迅速更换戏装,角色千变万化,但表演者总是要成为他扮演的角色。
  • 我们受制于社会的枷锁,这个枷锁不是我们被征服后套在我们身上的,而是我们和社会合谋打造的。
  • 个人给自己的定位坐落在社会控制的诸多体系里,每一种社会控制体系都含有一个产生身份的设施。
  • 意识形态给既得利益群体的行为提供合法性,同时它解释社会现实的方式又使这样的合法性有道理。
  • 木偶剧场的木偶没有意志,也没有意识;但社会舞台上的木偶想要的只不过是剧本中等待他的命运。
  • 社会不仅控制着我们的行为,而且塑造着我们的身份、思想和情感。社会是在我们心灵最深处存在的一部分。
  • 我们来到人世之前,禁锢我们的围墙就已经修好了,但却由我们自己来进行重建。我们与社会的合作就是对自己的背叛,我们自己纵身跳进了社会的陷阱。
  • 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结构(也可以称之为“安然无虞的世界”);在这些结构里,只要我们遵守规则,我们就能够得到保护,就不至于受到生存境遇终极恐惧的威胁。“安然无虞的世界”给我们提供常规和仪式,通过这些常规和仪式,我们遭遇的恐惧被组织起来的方式使我们能够平静地去对付它们。
  • 社会控制系统需要时常得到治人者的确认和再确认。抵制这种确认的几种手段是:变革、超然和巧妙利用( manipulation)。
  • 亚世界是社会这个汪洋大海里由偏离常规的意义组成的孤岛。
  • 运用巧妙利用的方法时,个人并不尝试去改变社会结构,也不对社会结构采取超然的态度。相反,他用社会结构的合法守护者未曾预料到的方式去有意识地利用这些社会结构,根据他自己的目的在社会丛莽中独辟蹊径。
  • 社会首先是一场骗局。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我们大家都在设置骗局。愚昧者假装博学,欺骗者假装诚实,怀疑者假装相信——如果没有假装的博学,任何大学都不能够生存;如果没有假装的诚实,任何企业都不能够成功;如果没有假装的信仰,任何教会都不能够维持。
  • 如果说社会现实是以戏剧的方式被创作的,那么它就必然具有戏剧的可塑性。就这样,戏剧模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条通道,使我们能够摆脱社会学思想起初把我们引进的那种僵化的决定论模式。
  • 社交把严肃的交流变成含糊的会话,把爱欲变成风骚,把伦理变成风度,把审美变成口味。
  • 社会结构里固有的欺骗是社会运转中存在的必然现象。
  • 社会既可能是逃避自由的借口,也可能是获得自由的机缘。
  • 社会给我们提供了温暖的、相当舒服的洞穴,我们可以和同伴蜷缩在洞穴里,给自己擂鼓壮胆,用鼓声淹没黑暗中传来的豺狼虎豹的嗥叫声;而“游离”是走出洞穴、独自面对黑夜的行动。
  • 人生的社会游戏场里,我们可以将悲悯的情怀、适度的承诺和一定程度的喜剧意识结合起来。这就会产生一种与社会相对的姿态,其基础是觉得社会根本是一场喜剧。
  • 只有理解游戏规则的人才能够欺骗人。获胜的秘密是不真诚。凡是老老实实扮演自己一切角色的人,也就是不假思索就对未经审查的期待作出回应的人,都不能够达到“游离”的境界。
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