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最近读了鲁迅的《呐喊》《彷徨》,感触颇多,几乎每篇文章都思想深刻、发人深思。鲁迅被誉为“民族魂”,这两部小说集主要表现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内容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对于当代的我们,依旧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有感
狂人日记
鲁迅透过一个“狂人”的日记,揭露中国传统社会里的家族制度和礼教的毒害,指出中国历史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但字缝里却都写着“吃人”两个字。最后,日记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因而喊出“救救孩子”的口号。
感悟:
所谓的“仁义道德”不过是吃人本质的幌子。一个社会里的人们被分为吃人者和被吃者,除了可恶的少数统治者利益集团,其他人都是可怜可悲的。
药
《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家秋瑾起义为背景。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获群众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无知迷信的人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小说通篇都充满着阴冷血腥,也营造出人物和主题。文章运用双线结构:一方面写华家为了治痨病而花钱买沾满鲜血的血馒头;另一方面写夏瑜等革命党人的牺牲。小说末尾以坟头比喻成阔人祝寿的馒头,极端讽刺了社会革命和改革的失败。全篇主题是讽刺当时国人的愚昧无知,迷信血馒头可以治病,以及不了解革命的真义,并且以此说明当民智未开的时候,革命并不是救国良药。
感悟:
现在人都懂得人血馒头是愚昧可怕的,以为人血馒头已经不存在了,然而吃人的环境不变,人血馒头就一直会存在,只是换了个模样。应该保持思想的不断提升,避免成为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人。
故乡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感悟:
故乡是隐藏在心中的一份深情,儿时故乡的美景、亲朋、趣事,偶尔想起总能勾起无限的怀念。长大后再回故乡,感受到乡亲关系的复杂、伪善、功利,仿佛觉得故乡不是曾经的美好。或许故乡从来如此,只是因年龄的视角不同。
希望无所谓有无,但若抱有希望的人多了,便能生出一条通向理想之城的希望之路。
阿Q正传
《阿Q正传》写出辛亥革命并未给农村带来真正的改革,并透过农村中贫苦雇农阿Q的艺术形象,影射出人性的劣根,如卑怯、精神胜利法、善于投机、夸大狂与自尊癖等。
感悟:
阿Q精神是国民人性的弱点,深植在我们内心深处,需要克服的劣根性、奴性。
人人生而平等:纵然有先天的财富权势不均,但人格尊严上人人平等。
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认识,包括能力、思想觉悟、经济实力、未来定位等等。努力理解身处社会的真相、运转逻辑,找准自己的定位与机遇。做到不卑不亢、从容自若,不志大才疏、不怨天尤人。
合理的精神内耗:不能用精神胜利法抹平精神内耗,也不能让精神内耗长期持续。尽人事听天命,合理诉求,拒绝无意义无理由的执念。
持续提升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思想觉悟才是硬道理。以上所有问题的解决依靠的还是自身能力的提升,当思想觉悟突破了,看待问题的角度、层次就完全不同了,同样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更不同。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平衡好生存技能与思想觉悟提升的关系,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社戏
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感悟: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明天
小说讲述了单四嫂子这个悲苦的寡妇丧子的“几乎无事的悲剧”。故事非常的简单,所有的情节集中在两个白天三个晚上的时间段里,在人的生命必经的生死之中影射出冷酷漠然的“吃人”的世界,渗透着鲁迅最真挚的同情和最强烈的悲愤。
感悟:
希望和爱使人盲目,更让恶人们有了敲骨吸髓般榨取利益的机会。人啊,理性的认清现实吧。
端午节
此文以犀利的笔锋解剖了“方玄绰”这类人的灵魂,运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对“方玄绰”这类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发出了辛辣的讽刺。作者痛心于一些知识分子的颓唐,揭露了“差不多”之说其实就是无是非观,将其危害性示之于众,告诫人们要摆脱这种糊涂意识,醒悟过来,正视现实。
感悟:
在自身利益受损时不愿、不敢发声争取,更不会为别人主持正义公道了。“差不多”先生是个自命清高、虚伪迂腐、无是非观的人,差不多其实差很多,人应该摆脱糊涂意识,正视现实。
祝福
该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的这一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
祥林嫂深受封建礼教等落后思想毒害,坚信“无物之阵”的规则,且过于执着。周边人却都是嫌弃她、利用她、鉴赏她的人,仅“我”一人是真心同情她、顾虑她感受的人,无一人真心帮助她。她最终也是在思想的毒害和众人对她的折磨中死去。
感悟:
越是底层人,越容易被大众舆论洗脑,盲目信从所谓“正确的”社会规则。恶人们或鼓吹虚假的规则陷阱,或利用这些“无物之阵”的规则,对那些可怜的底层人进行盘剥消费。在一个没有同情心、没有怜悯心、尔虞我诈的社会,我们应该擦亮双眼、保持头脑清醒,对待万事万物充分思考甄别,不要误入“无物之阵”而不自知。
孤独者
该小说讲述主人公魏连殳是一个独具个性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以逃避的方式活在自己亲手造就的“独头茧”中品味孤独,最终以“自戕式”的“复仇”向社会作绝望的反抗。
鲁迅通过这个故事表明,中国还远不具备让青年人作为自由个体可独立生存,运用其天赋,服务于社会的社会环境。
感悟:
一个人间清醒的“异类”,无论如何选择与黑暗混沌的社会相处,内心的孤独感都无法消除。或许孤独是要伴随这些人一生的,虽然煎熬却只能坚持。
摘录
呐喊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狂人日记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记
“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狂人日记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药
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故乡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故乡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故乡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故乡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故乡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阿Q正传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阿Q正传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阿Q正传
“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
阿Q正传
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阿Q正传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在百忙中,“无师自通”的说出半句从来不说的话。
“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
社戏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祝福
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祝福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祝福
“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我在这时,更感到这一句话的必要,即使和讨饭的女人说话,也是万不可省的。
祝福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祝福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祝福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
孤独者
这也不足为奇,中国的兴学虽说已经二十年了,寒石山却连小学也没有。全山村中,只有连殳是出外游学的学生,所以从村人看来,他确是一个异类;但也很妒羡,说他挣得许多钱。
孤独者
大殓便在这惊异和不满的空气里面完毕。大家都怏怏地,似乎想走散,但连殳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模样,是老例上所没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到,大家都手足无措了,迟疑了一会,就有几个人上前去劝止他,愈去愈多,终于挤成一大堆。但他却只是兀坐着号咷,铁塔似的动也不动。
孤独者
屋中间的圆桌还在,先前曾经常常围绕着忧郁慷慨的青年,怀才不遇的奇士和腌濢吵闹的孩子们的,现在却见得很闲静,只在面上蒙着一层薄薄的灰尘。
孤独者
“那你可错误了。人们其实并不这样。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我叹惜着说。
孤独者
愿意我活几天的,自己就活不下去。这人已被敌人诱杀了。谁杀的呢?谁也不知道。
人生的变化多么迅速呵!这半年来,我几乎求乞了,实际,也可以算得已经求乞。然而我还有所为,我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但灭亡是不愿意的。你看,有一个愿意我活几天的,那力量就这么大。然而现在是没有了,连这一个也没有了。同时,我自己也觉得不配活下去;别人呢?也不配的。同时,我自己又觉得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好在愿意我好好地活下去的已经没有了,再没有谁痛心。使这样的人痛心,我是不愿意的。然而现在是没有了,连这一个也没有了。快活极了,舒服极了;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
孤独者
他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合了眼,闭着嘴,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
伤逝
我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前行,一如我们将要同居时那样。但这恐怕是我错误了。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
我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她了。她爱我之后,就要负了这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